“马云发声996,朋友圈转发的几乎全是老总”公关部的小A这么和我说,而后,某东也遥相呼应,站在山峰的资本家总有惺惺相惜的地方。
今年大四的小青年B说:宁死不投996...
学校门口80后的妈妈C说:996的工作我哪里还有时间陪伴孩子,照顾一家老小...
电脑前的程序猿D说:55w年薪,怎么996都行...
1
996真的有这么难接受吗?
那是你还没见证过更’凶残‘的医院工作制
上午九点上班?
对不起,七点半到医院、急匆匆吃口早饭,换上白大褂,八点交接班,九点钟的时候我们挂号条已经接了10个以上,开检验单、定处方一气呵成。
晚上九点下班?
对不起,这个时候我们还穿着袖口泛黄的白大褂,门口还有看不到尽头的患者。急诊科里有着数不清的996Plus版,很多一线医务人员,三天的工作时间总和就会超过多数人一周的工作时间!
2
急诊科医师比其他专科医师的流失率更高
尤其是有经验的急诊科医师
在2013年的急救医学杂志《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》上曾报道过,急诊科医师比其他专科医师的流失率更高,尤其是有经验的急诊科医师,调查数据的来源是台湾当地卫生局。1997年至2010年间,共16666名医生(其中1584名急诊科医生,12103名外科医生和2979名放射科/病理科医生)被纳入研究,且不说为什么97年开始急诊科的医生就是外科医生的十分之一的比例,10年之后,急诊科医生的流失指数是外科和放射科的4倍不止。我不禁好奇,急诊科好像是个好差事,为什么医生流失这么大?
3
急诊科充满着未知和疯狂的夜班
在急诊科,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患者是什么病,年轻医生一个月值夜常常破20天!其他科室大夫夜班还可以倒着睡觉,急诊科医生通宵坐诊。“急、重、危”是急诊科工作的特点,这里还是最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科室之一,医务科最怕接到患者投诉急诊科。
18年12月31日,跨年夜,急诊科的Doctor.Mang ,给我们揭开了更加真实的急诊科医生的一天。他把自己比作超人,忙着解决急诊患者的各种合理和不合理的要求,记不住病人长什么样,叫什么名字,但要是和他一说病情,肯定记得。在急诊的门诊,坐诊4个小时不上厕所,这是必修课。一抬眼夜里12点了,厕所喘口气的间隙,听到旁边的小朋友说:“爸爸,我长大也要当医生。”听到这句话时脑海里想的是,自己有多久没陪儿子过个周末了,上次陪他去游乐场好像还是半年前...
4
在急诊没有春节放假的概念
患者的命等不起假期
我想,对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来说,春节最羡慕的恐怕是代谢病科室的病人,都回家过年,在急诊,过年休息是一种奢望,永远处于备战状态,一刻也不停歇。
看过2017年的一则采访,报道的是山东一家医院的大夫,姓胡,急诊科主治医师,工作15年,从未休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假期。除夕在重症监护室值班,常规工作时间是下午5点到次日上午8点。胡大夫说“但很少按时下班,一般会忙到第二天上午11点。”医护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,即使不值夜班,夜里3点被叫回医院也是常事儿,一接到科室电话,精神就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。
另一位采访的赵大夫是急诊科副主任医师,30多年驻守急诊,除夕在门诊值班。他说,“刚工作时还想着放假的事儿,再后来就根本没有春节放假的概念了。”忙起来刚接班就一百多号病人排着队,喝水都顾不上,而且过年期间的病人大多病情严重还不想住院,多的是刁难医生想个即快速又省事的治疗方法。这让医生也无奈,其实没人想让你大年夜里住院。国家为什么春节禁止放鞭炮,除了污染环境还有的原因就是避免意外伤害,加重医院人流。由于春节气温低,聚餐饮酒增多,燃放烟花爆竹等会导致因发热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炸伤等原因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。
5
即使一直在抢救,也依旧有挽救不了的生命
医闹因此而来
除夕夜,重症监护室躺着一名29岁的小伙,他因急性胰腺炎入院,诱因可能是大量饮酒或暴饮暴食。这名患者心率过快、血压很低,随时有生命危险,需要护理人员不间断地进行监护。即便全力挽救生命,死亡病例也是不可避免的。除夕前一天,一名环卫工人心脏骤停,医护人员从下午三点一直抢救到晚上九点,心脏按压持续六小时,但未能挽回他的生命...
急诊科的医护人员,他们面对的是昼夜颠倒,是72小时连轴转,是一不小心自己就成了患者,是好几年春节没回过家,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急性胃病,是久坐久站的脊柱变形 ...是患者数不尽的抱怨、不理解...这就是急诊科医疗人员流失的根本原因,但总有人还在坚持。
急诊科的护士小王说:
我见过最热闹的夜市是急诊门诊
凌晨12点,急诊室外的过道依旧水泄不通,输液区的椅子已经排满了过道,有个输液架站着就已经不错,等着输液的队伍排到了大门口,1个老护士带着2个小护士学生,“哎,护士,我的液没了!“”哎护士,我叫你三遍了,你没听到吗!“”哎呀,这都回血了,护士!护士!“”护士我妈心脏不好,你给她扎轻点,扎疼了我找你们院长告你去...”这里灯火通明,人声鼎沸,比夜市还热闹。急诊的医务人员虽然每年都在流失但仍有一群提灯行者默默前行,是什么让他们坚守了这份996,是生命!
6
高考那年,谁还没个996?
有人说55w年薪,怎么996都行...换个说法,只要价码合适,没人会拒绝996,但是有太多的人坚守,并不是因为金钱。6月的高考季又要来临,已经从高考走来的我们,谁还没有几个月的996?复读的孩子是1年的996在进行,十几年的义务教育就等这一天,不拼,能行吗?高考的996,没人用55w年薪买单,但是大家都觉得值,因为这个时候不996,将来要走的996比现在难了不知道多少个55w倍...
18、19岁的花季年华,因为高考压力过大跳楼的案例数不胜数,孩子纵然承受力弱,但事发后的家长不会再怪孩子,往往抱怨的都是自己,为什么当初非要对他说内句: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一本,就是这句一本压垮了孩子最后一丝生命。
政策总说减负,学校也说减负,不允许加课,不允许有晚自习,我们高中的那些年,减负还没现在的呼声大,大家也觉得为了学习而加课,天经地义,数学老师占了体育课多讲几套卷子,英语老师占了美术课多讲几篇高考范文,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占了班会‘来翻开3年高考5年经典第227页’...
2018年衡水二中发布的新闻通稿,课间学校组织’跨越障碍‘的游戏给高三学子减负,但有谁注意到,他们跨越的障碍都是厚厚的题集、试卷页堆成。家长们哪一个不是一边变着花样给孩子放松心情,又一边擦亮了眼睛在客厅等着孩子屋里的灭了,才走回自己的卧室休息。
高考孩子们的996值,但是它同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们一样,是危险的,而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。
ATTENTION
作为家长,
面对高考的敏感期如何和孩子沟通才能不触及逆鳞?
1. 自我认知
美国作家伊尔莎.斯奇培尔莉说: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。高考不是孩子的出路,这一观点并不能被绝大多数的家长认可,但是无数事实表明,学习好的孩子未来不一定过的好,换一种角度能看到不同的路,只有家长自己先改变了考不上一本就没出路的观点,才能不在无意中给孩子施加压力。
2. 锻炼孩子的主观能动力
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’我要学,而不是要我学‘当一件事由被动去做,变成主动想要做,相信再多的996,家长至少不会害怕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了。
3. 平等沟通
有的家长说孩子青春期、叛逆、天天不和我说话、王者荣耀不离手,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!而我说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,何况是你的亲生子,沟通是最重要的,16、7岁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强,越打越叛逆,父母的沟通要避免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阶级意识。孩子喜欢打游戏,你就先去了解他喜欢的游戏,用哪个人物上分快,技能2+3连放伤害力更大,只有你了解了他,才能慢慢打开孩子的心扉,让他感受到,你和他是一样的,他才会开始和你说话,只要双方有了有效的沟通,才能进一步的教育孩子回归正轨。
文末:
很多的人每天工作时间都超出了996工作制,可能也没有金钱作为回报,苏明玉最后为了家庭放弃了高薪的工作,我们每个人内心有更重要的东西决定着这份坚持,是生命也可能是其它,就像新媒体工作的小编,也时常会为了追一个热点话题,下班后爬起来码字,新媒体的工作者对于这样的状况习以为常,而让我快乐的坚守下去的原因,就是在评论区可以看到大家各式各样的留言,让我感觉写文也是有意思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