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1514529123 来源:诗安产后恢复中心作者:admin
民间所说的“月子”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?即现代医学中的“产褥期”,是指从分娩结束到产妇身体恢复的一段时间,一般为6周至8周。古人有“弥月为期,百日为度”说法,产后一个月称为“弥月”,即“小满月”;
广义的“月子”指分娩后一至三个月,即“百日为度”,俗称“坐月子”,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,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且广泛流行的习俗,包括饮食、卫生、环境、情志等方面,至今仍有很大影响。
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,分娩之后,产妇身体处于“气不足,血亦虚”的状态,乃“多事之秋”,产褥感染、乳腺炎、子宫脱垂、产后抑郁等也严重威胁产妇,需要从饮食、起居、情志等各方面进行调养,使身体恢复到产前的状态,所以坐月子这一传统习俗与中医养生保健有着不解之缘。
“絮说”饮食
坐月子期间饮食宜清淡,富有营养而易消化,不宜过食生冷辛辣和肥腻煎炒之品,以免内伤脾胃。家乡坐月子习俗是后一周内不能盐,要喝一周的红糖粥,一宝妈同学老老实实地喝了一周红糖粥后说这辈子都不想喝它了。
红糖性温,具有益气补血、缓中止痛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尤其适合产妇食用,但是产后一周每顿喝红糖粥不吃盐是不合理的,尤其在夏天出汗较多,完全不吃盐易出现浑身无力、恶心、呕吐等电解质紊乱症状。
猪蹄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补虚佳品,历代医书均记载猪蹄有通乳的功能,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云猪蹄可“助血脉能充乳汁”,因此成为广泛流行的月子食品,炖汤时可适当加些橘皮、山楂消油腻助消化。鲫鱼肉嫩味鲜,尤其适于做汤,有健脾利湿,和中开胃,活血通络、温中下气之功效,产后妇女食用,可补虚通乳。
坐月子期间不宜食用生冷食物,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观点。由于妇女产后体质多偏于寒凉,脾胃亦虚弱,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肠胃,影响消化,且寒凝血瘀,不利于产后瘀血恶露的排出。对于未经高温消毒的凉拌菜,以及梨、西瓜、芹菜等凉性的蔬果,应该视个人体质和季节,谨慎食用。
另外,产后便秘也是产妇比较常见的困扰,由于生产时的大量汗出和失血,血虚和阴液耗失,大肠失其滋润,容易大便秘涩难通,坐月子期间可以多喝粥,粥熬好后,上面浮着一层黏稠、形如膏油的物质,中医里叫做“米油”,俗称粥油,是米汤的精华,有益气滋阴,增长体力之效。
月子期间忌食辣椒、胡椒、韭菜等辛辣刺激食物,这类食物大多具有温燥之性,食用后也易使产妇体内生虚火,出现口舌生疮和便秘,并通过乳汁使婴儿上火因此,即便是在川贵湘等嗜食辣味的地区,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也是避免食用辛辣之物。
民间所说的“月子”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?以上诗安国际母婴会所的老师的介绍,您是不是也有了一些的了解呢,如果你有不清楚的地方,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老师,或拨打电话:400-088-0194。老师会真诚的给您答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