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1560138345 来源:诗安产后恢复中心作者:消息
“给孩子填报志愿,比当年见老丈人还紧张!”
——葱爸
葱爸躺在床上一边翻着孩子学校给发的报考院校专门手册,一边捧着电脑疯狂百度。这几天上班,葱爸追着同事取经,导致大家看到葱爸都绕路走,原因无他,被葱爸问怕了,“老王,听说你家闺女在上海上大学啊,上海气候怎么样啊,学校乱不乱啊...””老李,听说你儿子当年也是文科生啊,学的新闻还是中文吖?这两个专门出来好不好找工作啊?”同事们都劝葱爸:“老葱啊,你就让孩子自己选吧,少操点心”“不行、不行,万一选错了咋办,我家可是个闺女,可不能去乱七八糟的学校学坏了,我得盯着点”。葱爸忙了一个星期,终于忍不住晚上和身边的妻子吐槽到“我当年见咱爸都没这么紧张!”
葱爸和当年的我爸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,而这一晃眼,距离我上一次参加高考已经快十年了。从当年的亲上战场,到如今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大家答疑解惑,再看高考,我更能以一个平常心去对待。
每年高考过后总有家长火急火燎来咨询我:“这不孩子要填志愿了,我们做父母的真是不敢给孩子选,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,你快帮我们支支招吧!”寻求帮助的父母多数文化程度不太高,没什么主见,不敢给孩子一知半解的建议,又生怕孩子自己选错,未来后悔。
.
为什么大家如此重视高考填报志愿这个环节?
填报志愿的重要性不亚于第二次高考,它还是一场博弈。
高分+好志愿=如虎添翼;低分+好志愿=逆风翻盘
几个字的志愿背后隐含的价值太高,让这场赌局既紧张又刺激。赌对了,毕业,择业,就业顺风顺水;赌输了,大学堪比山路十八弯。为了让家中有高考孩子的家庭少走弯路,这次我从报考技巧和专门挑选2个角度写出10条干货,避免同学们在填报志愿上踩坑!
实用报考技巧:报考诸葛亮,三十六计,哪家强?
01
你的志愿究竟是谁决定的
父母、老师、还是自己?
在中国数百万的高考学子中,有不少同学的高考志愿都是听父母的,我也没能例外。当年懵懂的我,既没听班主任老师的金科玉律,也没思考自己的喜好,为了父母口中的“听话”、外人口中的“铁饭碗”,草草两笔决定了自己未来的这扇门开的方向,而在现在看来这是一个最愚蠢的决定。
没能为自己而选择的人生,是最终都会后悔和遗憾的人生。
如果你的家庭大富有余,家境殷实,有爹可拼,不指望靠文化改变人生,这种情况下,父母给安排好的道路,我认为会是最好的选择,安稳的未来,比别人少奋斗10年就是优势。
然而绝大部分的同学并非如此,大家从小接触的是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思想,有野心更有理想,要通过自己改变现状,改变生活。
这样的情况下,高考志愿选择的优先级顺序:自我意愿>老师指导>父母意见。
这里的自我意愿是指: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志愿,而不要勉强自己去尝试,志愿就这一次,高考没有试错。选择一个你心悦之的志愿,会让你大学学业优秀完成的性价比增高。
为什么老师的意见优先于家长呢?作为有经验的高三班主任,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军师,他们对于你的学业、兴趣会比你的父母了解的更深入。因此在填报志愿听谁的问题上,遵循1+1>2的原则,把自己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相综合,必然优于父母的个人意见。
02
选学校还是选专门
错,都不如选个好城市
“选985吧!”不“211”;“选计算机吧,别这个专门都热过劲儿了,出来都没工作!”
很多同学在报志愿的时候容易走进这样的误区,要么挑高校,要么挑个热门专门,但实际上我认为最重要的都不如挑选一个好的城市!并不是一定要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,但至少要是经济发达,有发展空间的城市。因为这个城市可能是你未来一辈子将要生活的地方,大学4年,你最有价值的同学资源、人脉圈子、都将会在这个城市成型,很多人毕业后就会直接留下找工作,这个城市将会是你走入社会的起点,一个有潜力有发展的城市,对未来的助力更大。
什么?你是女孩,不需要奋斗?那也选一个环境好,景色美的城市,至少大学不虚此行!
同样的一颗苹果放在菜市场和放在大型超市的售价相差十倍都有,这就是大环境造成的差异化价值,因此挑选学校先考虑城市,选一个你喜欢的城市,去遇见美好。
其次,同一个专门,在名牌学校里它综合实力不强,在二本院校里专门实力排的上全国前十,该怎么选呢?
如果,你觉得自己是技术型人才,对学术很热爱,那么我建议重专门轻院校;反之,名牌高校最大的优势就是名气大,说出去好听,未来就业的权重占比强。其实工作岗位的人都知道,一本和二本对于就业找工作,并没有太大的分别。
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你的分数达到可以去挑选的标准了。
03
分数不好,艺考请了解一下
逆袭进入一、二本不是梦
很多的学生文化科成绩并不好,父母就灰心的作出决定,上不了大学,大专学门技术,总可以吧!除此之外,艺考是不是可以了解一下呢?作为艺术生进入一、二本院校,这可谓是高考捷径之路了。当然艺术生对家庭的条件要求要更高一些,有的父母评价“烧钱”,无法反驳。
04
险中求胜
兜底志愿不可少
对于自己分数有信心的,结合历年录取分数线,报一个自己想要挑战一下的院校,这就是赌博。一般院校专门的录取分数线历年的浮动数值在正负10分左右(只做参考,不排除特殊案例),找到这个规律以后,认真估分来决定自己是否可以挑战心仪的高校。服从调剂是必选,这样即使没到专门录取线,调剂后还是有机会进入所选大学的。其次,兜底志愿一定要选,以防掉档,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分数完全有把握的专门院校,作为兜底志愿。
..
大学专门解答:这些专门都是干什么的?你遇到过亲戚的哪些奇葩问答?
A
当老师一定要学师范吗?
老师是大多数人眼中最优选的职业,因此师范类院校无疑是热门院校,但是也不乏有分数不够师范高校线的同学为难道:不进师范就当不了老师吗?非也。其一,当今的大学越来越趋于综合化多元化,很多非师范院校也有师范对口专门,其次只要专门成绩好,保研、留校任教也都是机会!并且教师资格证也是开放报考的,因此,如果真的未来就想当老师,师范类院校并不是唯一选择,眼界可以放的更宽广一些,选择也会更大!
B
学医就是铁饭碗吗?
医生、护士都是家长眼中的铁饭碗、不愁工作、不愁失业,然而实际是:医学生毕业后同样要面对难就业问题;除此之外:解剖、生理、病理、药理、生物化学、高数、心理学、医学管理学、内、外、妇、儿...别人的期末美滋滋,医学生的每一次测验都是高考重现,还有掉头发的风险常伴左右,因此,学医就要做好苦行僧的准备。
女多男少,系里男女比例1:9,期待大学解决单身问题的想法,在医学院校也是不现实的,学医需谨慎!
C
计算机专门已经冷透了吗?
十年前报考的时候,老师就说计算机专门已经过了浪潮,然而我想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。尖端人才依旧抢手,哪里都缺,华为重金聘请芯片研发人才,在一个领域能做到深耕才是最重要的事,当然,计算机专门出来当电脑维修工、卖电脑的同学也不在少数;但我仍想说,专门是自己的,清楚未来学习的道路,把握当下,无畏将来!
D
环艺是种树的,园艺是种草的,农学院就是培养种菜?
这一类的专门少不了研究花草、果蔬、甚至还有飞禽走兽,但是你若理解成环卫工人,那就贻笑大方了。环艺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简称,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了吧,园艺同样也不可小觑,2019年北京刚开园的世博园,就是各方园艺百花争妍的体验。这一类的专门苦、累、穷,但是它们的生活其实丰富多彩,懂艺术、懂色彩搭配、懂花草、还能时常去风景名胜采景学习,除此之外画工也是一绝,最具生活情调的专门莫过如此了吧。
E
物流管理就是送快递的吗?
“我告诉亲戚我学的物流管理,大家都问我,就是顺丰、申通、韵达送快递那种呗?我当时真是无话可说。”请不要在把物流管理和三通一达划上等号了,这是无数物流生内心的呐喊。物流管理生要学习的有:管理学、经济学、财会、市场营销、报关、采购、甚至还有食品链和电子商务等等。任何专门就业都要先从底层做起,即使学管理,也不可能刚毕业就胜任管理岗位,选择专门提前考量一下要学习的专门课程是否感兴趣更有意义。
F
“你家儿子开飞机,我们以后买机票都找你!”
记得高中时,我们班有个男生去参加了飞行员招生,当时全校报名的不超过十个,而他是唯一一个通过层层考核的幸运儿,提前拿到了博雅塔的准入证,他后续为数不多的回校上课的日子就成了我们集体围攻的对象,大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:“老曹,你以后发达了可不能忘记哥几个啊!”“哥们,以后坐飞机找你!给我么打折不?”
年少同学之间的玩笑话不当真,但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却总有强盗观念。
因此实际情况是:机长、空姐平时自己坐飞机也是要正常买票的!别为了占小便宜而绑架孩子的高考志愿!
高考志愿的填报有再多的计谋都不如先考一个好成绩,分数够了,学校就像菜市场的大白菜任你挑选;分数不够,你就是要被人挑三拣四的小菜叶。距离2019年的高考时间越来越近,网上的相关数据也预测今年的全国高考总人数有望超过千万,这意味着高三学子将面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大。十年寒窗只争今朝,在高考最后的冲刺时期,保持一颗平常心更为重要,再看一遍错题本,再背几篇热点作文;再温习一次高频词汇...不猎奇,只求稳,沉着应对。
希望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孩子,都能不负青春,圆心中所梦。